热门搜索:  德力  学府  金沙  一建  
首页>资讯>楼市快讯>

探寻汉代“琼楼玉宇”,古代三大明楼

编辑:admin时间:2024-10-13 18:58点击数:

  “复道行空,不霁何虹?”自古以来,我国就有许多关于“楼”的记载。这些存在于古籍中的“楼”到底长什么样?近日,“高楼齐浮云——河南焦作汉代陶仓楼文化展”在南宁博物馆开展,市民游客在此领略恢宏的汉代陶仓楼文化,寻找曾经存在的实物痕迹。

  本次展览由南宁市博物馆和焦作市博物馆联合主办,展出出土自河南省焦作市的90件(套)文物,其中包括22件(套)陶仓楼,这是焦作陶仓楼外借展出数量最多的一次。展览由“气象万千仓楼尽显繁华事”和“匠心之筑仓楼盛景有文章”两大部分组成,围绕河南焦作汉代陶仓楼的发现与研究,讲述有关“琼楼玉宇”的故事。观众不仅可以一睹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等8件(套)一级文物的风采,还能通过陶仓楼内存放的谷子的稃壳及出土的陶俑、陶灯、铜镜、铜带钩等展品,了解汉代山阳的生活场景。

  据介绍,山阳故城又名“山阳城”,遗址位于焦作市区东南2000米处。仓楼就是仓与楼的结合体,兼具储粮功能与居住功能。汉墓中反映墓主居住环境的陪葬品仓楼,其材质多为陶制,所以称为“陶仓楼”。汉代陶仓楼的考古发现多集中在中原地区,尤其以焦作出土的陶仓楼数量最多、品种最全。这些陶仓楼高大雄伟、气势磅礴、颜色绚丽,反映出汉代高超的建筑技艺、上层社会奢华的生活及发达的庄园经济。

  在南宁博物馆特展厅里,一座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特别引人注目。该楼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,高185厘米,面阔162厘米,侧面最大进深80厘米,楼体为七层四重檐建筑形式,由院落、仓体、主楼体、附楼和空中阁道组成,附楼为高台式建筑,位于主楼体右侧,各部件可以拆卸组合。陶仓楼的楼层正面加开门洞、窗户,在门窗、回廊周围雕刻出各种几何图案加以装饰,其他部位彩绘出网状纹、几何纹、圆点纹等图案。此楼属于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的重檐庑殿楼阁式建筑,是汉代“复道行空”“跨城池作飞阁”建筑技术的真实写照,被我国考古界誉为中国古代的“摩天大楼”,堪称焦作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。

  记者了解到,该展览展期为3个月,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汉代陶仓楼及其历史文化,南宁市博物馆特别推出沉浸式展厅寻宝活动,各路“寻宝达人”在展厅寻找线索,并与NPC进行互动挑战,完成所有任务后,即可凭寻宝卡获得文创礼品一份。展览期间,专题讲座、特展印章、线上导赏手册、研学课程等也将陆续和观众见面。

  地址:南宁市青秀区嘉宾路1号技术支持:0771-5713443(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问题)

咨询热线
0598-8591900
报名参加看房团
  • 姓  名
  • 电  话
报名即可享受免费接机住宿安排! 全程免费,享受独家优惠。

手机or微信扫一扫
海南楼盘随身带
关于我们     联系我们     新盘代理     人才招聘     免责声明    
Copyright © 2023-2030 三明市梅列区才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闽ICP备07035126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