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北京房地产市场在“一揽子”政策推动下呈现修复态势,原本是成交淡季的6月也收获不错成绩,资金充裕的置换客群占比提升,整体市场走出上扬行情,这背后既有热点楼盘的亮眼表现,也存在显著分化。
2025年以来,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场整体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修复态势。从各月情况看,3月出现“小阳春”行情,当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近5成,二季度市场延续修复,成交同比增长15%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上半年北京新房成交18563套,同比增长23.89%,二手房则保持较高活跃度,5月热度略有下降但整体平稳,6月二手住宅成交1.5万套,同比微增1%。
新房市场同样表现亮眼,不过不同楼盘之间差异巨大。有具备区位和价值优势的楼盘上半年销售额破87亿元,去化率超90%,比如和樾望雲项目,以87.33亿元成交金额和8.3万平方米成交面积拿下上半年销售金额、面积“双冠军”。也有楼盘过去1年去化率不足30%,销售额仅数亿元徘徊,像大兴区西红门一项目开盘后千余套只卖了零头,成交额3.25亿元,调整设计方案还遭遇退房。
目前北京市场刚需普遍通过购买二手房解决居住问题,今年前5个月500万元以下二手房成交占比超6成。新房市场则是改善需求在发力,上半年1000万~2000万元新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近9成,占比从2024年的12%提升至约19%,高端改善需求持续支撑新房市场走热。
各项目积极响应北京“好房子”政策对居住品质提升的号召,后续新房项目因此备受购房者关注。有意向购房者表示,“好房子”新规出台后就开始关注此类新房并着手置换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,“好房子”的供应预期影响了新房价格,成交量集中在少数热点项目,部分郊区房源春节后价格有明显调整。
曹晶晶坦言,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分化更趋明显,好城市及好房子项目继续保持较好去化。北京市场同样如此,核心区与远郊库存情况差异大,截至7月初,北京市新房去化周期为28.5个月,主要受远郊高库存板块拖累,而核心区如海淀区上半年供应超4000套仍供不应求。
董女士虽然没研究过楼市,但她觉得购房人的快速决断或许是北京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表现。确实,即使有观望情绪存在,资金较为充足的置换客群占比提升,以及成交量的整体增长,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信心的回升,不过5月以来二手房市场热度略有下降也提醒市场修复仍需时间。
对于这样分化明显又带着暖意的北京房地产市场,你觉得后续是会继续向上修复,还是可能面临调整波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