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最近有点烦。儿子要结婚,打算把名下的一套小户型过户给小两口当婚房,可跑了几趟房产交易中心,工作人员都说:“得先办公证。”老张挠头:“公证?不就是盖个章吗?咋还跟过户扯上关系了?”
其实,公证在房产过户里扮演着“安全锁”的角色。它像一位中立的“见证人”,确认交易双方的身份真实、意愿自由,还能把房产的权属情况、交易细节用法律文书固定下来。尤其是涉及继承、赠与、夫妻财产分割的过户,公证更是必不可少——毕竟房子是大件,谁都不想事后扯皮。
房产过户公证的核心是“证明房子是你的,且你愿意过户”。所以得带齐三样东西:房产证原件(证明房子归属)、身份证明(身份证、户口本,夫妻过户还得带结婚证)、关系证明(比如赠与子女要带户口本证明亲子关系,继承要带死亡证明和遗嘱)。要是房子有贷款或抵押,得先还清并办理解押手续,否则公证处不会受理。
房产过户公证分好几种,最常见的是赠与公证和继承公证。比如父母把房子给子女,选赠与公证;要是老人去世后子女分房产,就得做继承公证。选错类型可能白跑一趟,所以去之前最好打公证处电话问清楚。
到了公证处,工作人员会先审核材料,然后问清楚交易细节:比如房子有没有共有人、过户是赠与还是买卖、受赠方有没有其他房产(影响税费)。接着,双方要在公证员面前签字确认,整个过程会录音录像,确保没有胁迫或欺诈。
这里有个小提醒:如果过户双方行动不便(比如老人住院),可以申请公证员上门服务;要是人在外地,也能通过视频公证办理,具体得看当地公证处的规定。
拿到公证书后,别以为就完事了!还得带着公证书、房产证、身份证等材料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登记。这时候,公证书就像“通行证”,能帮你快速通过审核,避免因材料不全被退回。
说到方便,现在很多公证处都开通了线上服务。比如用支付宝搜“立客办”小程序,能提前预约公证时间、上传材料预审,甚至查询办理进度。老张的儿子试过,说“比以前排队等号省心多了”。
房产过户公证看似复杂,但核心就一句话——把该证明的证明清楚,把该留痕的留痕清楚。它不仅能避免未来的纠纷,还能让过户流程更顺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